9月初,玻璃盤面到達階段性低點1402元/噸,隨后期價便開始企穩反彈。這次反彈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在利潤持續壓縮下,產業加速冷修,供給出現一定回落;另一方面是房地產政策持續釋放利好,需求邊際改善預期升溫。節前玻璃廠庫存大幅去化,提振市場情緒,但節后隨著利好逐步消化,去庫持續性存疑,玻璃價格難言樂觀。
產業加速冷修,需求邊際改善
整個三季度,玻璃產業虧損加劇。據隆眾資訊統計,以煤制氣為燃料和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浮法玻璃利潤長期維持在-100元/噸以下,只有以石油焦為燃料的利潤階段性為正值。在成本壓力下,產業出現超預期冷修。三季度,玻璃產線共冷修18條,其中不乏窯齡較短的產線,冷修導致的日熔量減量為1.18萬噸。相應地,點火復產的產線明顯減少,僅增加4條產線。整體來看,三季度玻璃日熔量共減少0.76萬噸,降幅達4.4%。
從需求端來看,由于今年地產銷售數據持續疲軟,玻璃需求持續低迷,但隨著“保交樓”政策的持續推進,需求開始有邊際改善的預期。9月下旬,玻璃產銷開始好轉,多數產區產銷過百,企業陸續漲價,進一步刺激下游拿貨,截至10月8日,玻璃廠庫存從9月16日的7639.20萬重箱降至7114.4萬重箱,降幅6.9%。
金九銀十過半,去庫缺乏持續性
中央、地方密集出臺房地產利好政策,包括積極推進“保交樓”、啟用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下調房貸利率等,不過對玻璃需求的影響更多還是體現在預期層面。10月9日公布的30大中城市成交面積高頻數據出現回落,且“金九銀十”已過去大半,后續需求出現大幅改善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具體到玻璃產業,玻璃深加工企業的訂單量并沒有明顯好轉,僅是季節上的環比修復,遠達不到市場對“金九銀十”的期待。國慶節前下游集中備貨導致玻璃廠庫存持續去化,但因為終端需求改善有限,很大程度上只是庫存從上游向下游的轉移,實際并未完全消化,所以玻璃廠很難持續去庫。從庫存絕對數上看,目前玻璃廠庫存仍在7114.4萬重箱的高位,庫存壓力并未顯著緩解。
冷修節奏放緩,產能過剩難改
隨著現貨價格的持續上漲,玻璃企業利潤得到了部分修復,不過產業冷修節奏也開始放緩。10月份浮法玻璃暫無產線有明確的放水冷修計劃,但有1條產線計劃復產點火,且當下玻璃廠絕對庫存仍處高位,供給趨于寬松。雖然目前還有待竣工的房地產支撐玻璃短期的需求預期,但長期來看,玻璃需求下行趨勢很難逆轉。短期玻璃產能過剩格局難改,產業仍面臨產能去化,價格長期承壓。
前期在產業加速冷修、季節性需求旺季加持下,玻璃廠庫存連續去化,市場對旺季的預期改善,期現價格重心上移。但國慶節后實際需求跟進不足,玻璃深加工訂單無明顯好轉,預期玻璃廠庫存去化難以持續。10月份玻璃產線有增量預期,疊加高位庫存,整體供給趨于寬松??傊?,預期修復行情告一段落,供強需弱下,玻璃期價下行壓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