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天的廣州玻璃展結束,原諒我的直接,的確沒什么好寫的,熱鬧算不上,冷清也談不上。
只是在展會期間遇到坤興玻璃伍俊剛總經理,被他那句“關注到很多行業輿論都出自你們平臺,內容一直寫得好”,突如其來的吹捧讓我有點措手不及,這該死的虛榮心,體面地硬湊一下字數吧。
對比就是一種傷害
第8屆廣州玻璃展,首先要理解一下“8”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
在數字形態上,“8”是沒有“出口”的數字,看起來就十分有彈性,就像一條四通八達的道路,伸展開來是暢通無阻的光明大道,擰巴起來又成了復雜的十字路。8的外形也是數學中的無限符號,代表著無數的可能性。在很早的玄學中有言: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生萬事萬物。
簡單來說就是,這才八屆!
創辦于1970年的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玻璃技術展覽會2022年重啟將進入第26屆,1986年創辦的中國國際玻璃工業技術展覽會已走過31屆,1999年創辦的俄羅斯莫斯科玻璃展覽會2022年也進入第23屆……
這是無論廣州展主辦方還是整個行業都要清楚的現狀,這不是為展會開脫,三大展的時間均超過20屆,更不用比較意大利米蘭國際家具展,倫敦百分百設計展,慕尼黑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等世界前列的展會。
一個成功的展會,除了運營能力外,更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沉淀。
所以,拿展出面積、企業數量、觀展人數、成交量等參數對標比肩三大展的朋友,是不是給自己找難受,廣州展的優勢與弱點都十分明顯,在疫情大環境下會被無限放大,在有限的資源與時機中,找準自己的定位,掌握時機做好自己的決定就是。
展會并不大自己去看看
別老問有沒有人,展會并不大其實你得去看看,聽別人說只能滿足表面的好奇心。
陜西、浙江、湖北、重慶、洛陽、河南等省市玻璃協會仍然組團參展,重慶重玻、河南豫玻、浙江高明玻璃、湖北晶順玻璃、洛陽蘭宇玻璃等企業代表現身展會現場,拋開一切,展會的這項邀請工作就應該得到尊重。
展會期間也看到了新興業玻璃、坤興玻璃、遠大玻璃、西雅特玻璃、福威玻璃等企業負責人的身影,材料、機械等領域的老朋友頻繁遇到,更像是一場行業久違的聚會。
如果非要杠一下的話,南玻姚振華先生、信義李賢義先生、福耀曹德旺先生、旗濱俞其兵先生等是沒有來的,南玻的展位仍是扛把子,信義、旗濱、耀皮等巨頭企業則缺席了。
具體的入場辦證人數請咨詢官方數據,人流量整體感覺與往屆相差不大,但要比較中硅展人頭涌動的場景,那要顯得冷清得多,就是對比的傷害。
我的建議是,廣州展的成功舉辦給行業在蕭條中點燃了一團火,大環境很復雜,企業很艱難,但時間沒有停止,行業還要繼續負重前行,這是比人流量、成交量更重要的象征意義,這個象征意義是由簽了大量訂單、沒怎么簽單、沒有簽訂單的企業和去認真看了、沒有去看、去了沒有核酸報告進不了場的觀眾共同塑造的。
有限客戶資源的競爭
疫情與經濟雙重因素下的行業環境,無論參展還是觀展都需要勇氣,參展商大多有相似的感覺,那就是觀展商的目標性強,大多采購都是直奔展位表明意向度,畢竟這個展能提供的選擇并不多。
盡管本屆展會最大的展位高達1600平方,但租賃的三個展館沒有用滿,主辦方對空置區域進行圍蔽如同放血,這既有招商力度原因也有疫情背景下企業信心不足展前放棄的因素。
但本屆展會終歸還是準點開幕,順利結束了,沒有了往年形形式式的會議、表演、儀式,展出變得更純粹,縱觀一些成熟的展會,論壇、表演、營銷從來就不是核心內容。
在新玻網展位遇到陜西玻璃協會張春生秘書長,引用他的評價,那就是大環境下能辦成就不錯了,不能要求太多。順道提一提,已投身陜西建材技工學校教育事業的張秘書長利用暑假帶著老師隊伍游學從南往北,走過了洛玻、蘭迪、耀華、豫玻等企業,深入產區研學,展前直飛廣州,為教師隊伍提供更廣的交流渠道。
新意高總經理李忠林的朋友圈頗有感慨“行業年內首展,不容易的一年”。作為一位1998年創立自己企業的老前輩,見證了行業風雨24年,走過8屆的廣州玻璃展是他豐富從業閱歷的其中一段,3月相關的展會受疫情影響僅半天叫停,中硅展本屆是否舉辦目前沒有準確消息,難出國門國外展會無從談起,疫情與房地產低迷雙重夾擊下的中國玻璃行業,或從未如此艱難與迷茫。
類似李忠林這樣感慨萬千的前輩,行業里比比皆是,表達方式各有不同,對行業的深情總是相似。
如果說,純粹拿疫情當借口去為冷清開脫,顯然對參展商是不負責任的,有參展商表示,參展期望值并不高,甚至為了“證明企業還活著”的展商不在少數,采訪的企業來看,成交數據普遍不高,復雜的防疫環境與經濟環境下,作為企業決策者幾乎每一個決定都在承擔風險。
有熱鬧的展位,也有門可羅雀的展位;有盛裝出席的觀展團隊,也有穿著七分褲拖家帶口逛展的觀眾,是差旅也是暑假親子。形式的人群,如同復雜的心情。
同樣是參展,廣東展商的模式值得參考,大量時間在接待上,從機場高鐵站往展館接送、從展館到生產基地的高頻率往返接送,展位、生產基地同步“秀肌肉”,展會期間俐鋒、海盛、亞龍、金玻等企業幾乎瓜分了幾個行業觀展團體的考察路線。
本屆展會,更多是品牌企業之間的在有限的客戶資源上進行服務的競爭,革命性產品甚至新技術的突破幾乎沒有,純粹在攤位上打撈意向客戶已不是最理想的方式,尤其是互聯網給行業帶來的便利性日新月異,信息透明度越來越高的時代,主動的營銷,提前蓄客,展前營銷,展會接待等工作占據的時間比例正在無限放大。
展會結束接下來去哪
參展就好好展,別糾結太多,也別臨展手忙腳亂,展后唉聲嘆氣,是的,說的是我自己。
有客戶盛贊新玻網展位開放式的設計體現了互聯網基因媒體的自由與靈動性,其實,采取“敘利亞裝修風格”只是因為節省投入。這個被主辦方調到休息區與過道模糊邊界的攤位,除了有展示功能外,還為問路提供了便利性,例如某個企業展位在哪,洗手間怎么走等。
成本不夠,思想來湊。
本次參展一單未簽,與各位共勉強。收獲就是,即便如此,展位上仍然迎來洛陽、湖北、河南、陜西、重慶等代表團到訪。
其中與河南省建設科技協會建筑玻璃專業委員會羅圣克主任就當前環境下舉辦創新交流活動的想法達成一致,一拍即合。
2022年,在新一輪不可抗力因素的風起云涌下,中國建筑玻璃行業發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減產、停產、訂單衰減、回款困難、人員流動等系列問題亟需解決,拒絕躺平,煎熬下的突圍與出路,是廣大企業的重大挑戰。
回顧中國玻璃的發展,每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在創新力驅動發展下,中國玻璃制造與工業設計都帶來嶄新的產業變革和產品升級,更催生了與之相關聯行業的研發、制造、設計、創意等產品的融合創新與產業的重構升級。
為更好賦能當前困境下的建筑玻璃企業,同時,更好地規范和鼓勵行業發展,以“創新產品迭代,重構產業價值”為主題,緊緊圍繞建筑玻璃企業的發展與產品的創新升級,促進創新與制造的深度融合,從而充分發揮創新在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引領作用,改善企業經營困境并推動產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審時度勢,優化產業,服務企業,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防火玻璃委員會、河南省建設科技協會建筑玻璃專業委員會、新玻網攜手合作“2022年中國玻璃創新發展大會”,將于2022年8月31日在河南鄭州舉辦,致力于創新產品迭代,重構產業價值,獻禮二十大!
無論如何,展會結束了,時間不止,行業仍在負重前行,接下來要解決什么問題?出路在哪?下一站又應往哪?
如果不是鄭州,那一定會是個小遺憾。